1984年的義烏繡湖,如今已成為市民們休閑游玩的景點。
1987年義烏縣前街與北門街一帶的建筑,如今這里已經(jīng)高樓林立。
1984年在義烏北門街與新馬路交叉口的華康公司,如今其舊址上正在建造新大樓。
30年前義烏的樣子,早已留存在父輩的腦海中,而80后、90后、00后都不知道老義烏長什么樣了。
之所以籌劃這組攝影專題,是因為義烏歷史悠久,對于這座古城,它往昔是什么樣子,恐怕記得的越來越少。11月中旬,記者來到義烏市檔案館,從成千的檔案照片資料中找到了幾張義烏上世紀80年代的老照片,里面包含了那個時代義烏人最為熟悉的北門街、繡湖等地標。該系列是由20、30年前的義烏老照片與原址新拍的照片通過后期制作合成,這種疊加形式所呈現(xiàn)出的對比,使過去與現(xiàn)在更緊密地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記者經(jīng)過多方努力,找到了這些老照片的拍攝者之一和英明。當記者將和英明所拍攝的老照片遞到他手中時,他笑著說:“這些是我拍的嗎?真的都記不得了?!?BR style="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MAX-WIDTH: 100%; WORD-WRAP: break-word">
1987年,20多歲的和英明在義烏城鄉(xiāng)建設環(huán)境保護局上班,他和樓賢洪等人用膠卷相機記錄下當時的義烏城。北門街是義烏城最古老的幾條街道之一,它地處義烏城市坐標原點,是義烏城區(qū)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(tǒng)商業(yè)老街。正如上海的南京路,北京的王府井,紐約的第五大道一般,具有深厚的商業(yè)和人文底蘊。和英明拿著一張名為《稠城一瞥》的照片告訴記者,上世紀80年代,義烏的北門街與縣前街一帶是義烏城區(qū)最繁華的地帶,當時電影院、新華書店、義烏飯店、飲食服務公司、五交化公司、二輕大廈、糖煙酒公司、銀行、浴室都在這一帶。照片中遠處那幢在建的高樓就是當時的白天鵝賓館。“我還記得當時義烏電影院要拆的時候,去看最后幾場電影,不少市民都跑到那里拍照片留念,估計一些人家中還有當時的留念照呢?!闭驹诤陀⒚魃磉叺耐氯螘詵|告訴記者。
上世紀80年代,在義烏北門街與新馬路交叉口有一座義烏標志性建筑———華康公司。1983年底落成的義烏華康公司大廈七層高,兩側分別是劇院和汽車站,其經(jīng)營范圍為煤炭、工業(yè)設備、本系統(tǒng)企業(yè)所需原輔材料、食品、日用百貨、五交化工、瑩石批發(fā)零售,曾經(jīng)的門牌是浙江省義烏市北門街117號。現(xiàn)在華康大廈舊址旁已經(jīng)建起高檔住宅———通惠小區(qū)和新天地精品商廈。
從1982年因陋就簡在一條臭水河上架起水泥板、支起塑料布用作簡易攤位的第一代馬路市場,到今天順應國際化需要而建造的完全現(xiàn)代化的國際商貿城,其間義烏市場歷經(jīng)6次易址、7次擴建,向人們展示了一幅交易場所不斷變遷、市場規(guī)模不斷擴大的宏偉畫卷。義烏百姓的住宅已經(jīng)步入“高層時代”,杭長高鐵、新義歐班列的開通,成就一道道嶄新亮麗的城市天際風景線。
備注:照片由市檔案館提供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