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建設局審批科相關負責人將建設系統(tǒng)的行政審批平臺比作“一列動車組”。隨著新行政中心的啟用,這列“動車組”也正式運行。
“建設局的行政審批改革從試運行階段,進入了第二階段,即完善階段提升階段,為此,有必要進行一次‘回頭看’?!笔薪ㄔO局負責人如是說。
回看:新平臺運行近3個月
在去年的“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優(yōu)、提質提效”主題活動中,市建設局組織人員,對所有辦事項目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清理,做足“減法”、構建“平臺”,清理審批權限,歸并審批職能,調整內設機構……設置了行政審批科作為“快速辦事動車”,“開進”新行政中心,“承載”所有辦事項目,“運送”到群眾要求的終點。
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新平臺運行近3個月來,截至3月14日,建設局行政審批科共受理項目3741件,辦理了3741件(不含服務類項目等)。許多項目審批效率得到提高,比如,用地規(guī)劃許可與建設工程規(guī)劃許可承諾時間分別為5天、7天,實際辦理時間一般可提前一天,特別復雜的也能通過集中辦公等形式,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完成。
剖析:高效率源于無縫銜接
手續(xù)還能不能再簡便點?審批速度還能不能再快些?
“申請人資料齊全的情況下,如果沒有及時辦好,就是我們自己存在‘縫隙’,要找出來、填上去?!?/P>
“針對審批流程中存在的‘縫隙’,建議根據實際情況,條線之間,像電路那樣既串聯又并聯,進行綜合辦理,這樣可以節(jié)省時間?!?/P>
“雖然已規(guī)定申請人不需要再向每個科室重復提供審批,做到資料共享,但在實際操作中,由于出現審批人資料提供不健全不完整等現象,需要建立電子檔案,以便核實審批,并且利于提高效率?!?/P>
“我們內部還需要自我加壓,對于一些群眾的急辦件和一些簡單事項,不一定走完所有流程,建議采用一審一核的辦法進行審批?!?/P>
……
在“回頭看”會議上,各科室負責人暢所欲言,紛紛剖析運行中出現的問題,研究解決的辦法。大家一致認為,申請人將資料提交給建設局窗口后,就好像資料登上了“動車組”,各科室就好比“各節(jié)車廂”,“各節(jié)車廂”之間的流動,必須無縫銜接,不然,就會耽擱,就會影響效率。
展望:以試點為契機深化改革
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獲得批準,給建設局行政審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市建設局負責人說:“必須按照試點的要求,樹立全新的服務理念,以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,轉變行政審批模式、服務模式,完善新型公共服務體系,推進宜商宜居宜游的國際商貿名城建設。”
通過“回頭看”,通過剖析,建設局對于下一步如何深化“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優(yōu)、提質提效”主題活動,搭建更優(yōu)質、更便捷的審批平臺,提出了新的思路:樹立“一種理念”——改革理念;突出“三個大膽”——以前沒有想的、要大膽想;以前沒有試的、要大膽試;以前沒有走的、要大膽闖……
一個新的行政審批改革方案又將形成。我們拭目以待著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