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人同照一面鏡子,甲對乙說:可別小看了這鏡子??!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。
哦?,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???乙回答
不管什么東西,只要放到鏡子前面,它是不是都能映出來?甲問?! ?/FONT>
乙回答 :當然?! ?/FONT>
那么東西移開后,鏡子里還留有余影嗎?甲問?! ?/FONT>
那怎么會呢?乙說?! ?/FONT>
這就是智慧啊!這叫‘物來則應(yīng),過去不留。請問老兄,你在生活中能做到‘事來則應(yīng),事過即忘’嗎?
不能。乙說,
想不到這照鏡子還真有點門道. 甲說,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來照鏡,你說鏡子會因為高興而加倍細心嗎?
不會。乙答
如果乞丐、棄兒來照鏡,鏡子會因厭惡而應(yīng)付了事嗎? 不會。
這叫與圣人居而不喜,與凡夫居而不憂,你做得到嗎?
做不到!還有嗎?乙問。
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,鏡子會一邊照甲,又一邊惦念乙嗎?不會。這叫把握當下,制心一處。你做得到嗎?“做不到!還有呢?乙窮追?! ?/FONT>
鏡子映現(xiàn)紅色物體時,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?映現(xiàn)綠色時會不會本身也變成綠色?不會。鏡子本身雖不變色,卻仍能紅來現(xiàn)紅,綠來現(xiàn)綠,是不是?是,這叫什么?乙問。這叫‘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’,還有嗎?。鏡子映人映物、映狗、映水、映火,而本身玻璃的本質(zhì)卻始終不變,這叫做‘體不動,而用常顯。用常顯而體不變’。你明白嗎?明白了,乙感嘆地說,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,竟蘊含了這么多道理!真是物物皆可為師啊!
鏡子可比喻為我們的妙明真心啊!如果在生活中我們能如同鏡子一般的用心,我們則與道打成一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