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6日,兩名自稱是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的男女走進陳先生的商位,自稱“翟曉中”的男子遞給陳先生一張名片,名片顯示,公司的辦公地點在稠城街道宗澤路。
“他們在商位上轉了幾圈,就表示要訂購一批休閑包,價值十幾萬元?!标愊壬f,“從看貨到下單居然不到一刻鐘,而且也不怎么討價還價。我做生意多年,還從沒碰到過這么‘爽快’的客戶,這樣的客戶讓人不得不產生懷疑?!?/P>
于是,陳先生立即登錄義烏經濟案件預警平臺查詢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的信譽情況。結果,在義烏經濟案件預警平臺上,已先后有多個質疑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的帖子,發(fā)帖的都是國際商貿城經營箱包的商戶。
“這家外貿公司不付定金、沒有固定電話、訂貨從不還價……”從5月10日到5月16日,先后有11名義烏國際商貿城商戶登錄義烏經濟案件預警平臺,發(fā)帖質疑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的信譽問題。
義烏警方在對這些帖子進行研判后,斷定這是一家騙貨公司。5月16日,民警前往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位于宗澤路的辦公地點,發(fā)現這里大門緊閉。他們找到房東檢查租房協議后,發(fā)現協議上的租房人的身份證號碼是虛構的。隨后,民警又對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名片上的兩個手機號碼進行查詢,發(fā)現這兩張手機卡也是用虛假身份證登記購買的。
5月19日,義烏警方對此立案偵查。當天到義烏國際商貿城定貨的女子瞿某被義烏警方抓獲。起初,瞿某還百般狡辯。在一番斗智斗勇后,瞿某的心理防線徹底垮了。
原來,瞿某是溫州人,因為在義烏從事外貿生意虧損負債,還被老家的一家企業(yè)因債務問題告上法院。而瞿某的三哥在國外做生意,因受金融風暴的影響,當地經濟也不景氣。于是,兩人經過預謀,決定利用義烏市場賒賬經營的模式,讓哥哥以虛假身份到義烏市場上定購貨物運往國外銷售,在出柜后支付貨款前出境。
為此,瞿某在義烏做了充足準備,用假身份證登記購買了手機,炮制了一個假公司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,印制了假名片,還給哥哥預定了去國外的機票。從5月6日開始,瞿某開始陪著哥哥,以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業(yè)主“翟曉中”的名義向義烏市場經營戶下單訂貨。從5月6日至18日,共向近60位市場經營戶訂購了價值400余萬元的箱包。由于市場經營戶的警覺,加之警方及時出擊,這個騙貨公司很快露出了廬山真面目。瞿某被抓獲時,還沒有一個經營戶送貨給“歐洲奧斯龍公司”。
這是義烏經濟案件預警平臺至今查獲的第3起合同詐騙(未遂)案。該平臺運行一年半時間,已成功查獲19家騙貨公司,為市場商戶挽回損失5000多萬元。目前,瞿某已被提起公訴,其哥哥警方正在通緝中。

